行业新闻

浅议提高建筑工人素质的举措

发布时间:2016-04-13 点击数:101

在住房城乡建设部颁布的新资质等级标准中,要求施工企业必须按资质等级配备相应的中级技术工人。因此,加快建筑工人队伍建设,提高建筑工人的思想、业务素质,是建筑施工企业面对的重要课题,也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调整建筑工人要强有的队伍结构 

近年来,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建筑业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现象,人员队伍的不稳定和员工技能的降低,使企业运营面临新的难题。 

现代化建设需力的人力资源支撑,不仅需要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更需要足够数量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作支撑。资金和少数尖端人才可以引进,但施工一线的高素质操作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只能靠培养。探讨改变建筑工人队伍的结构,应建立激励机制,除鼓励农村青年从事建筑行业外,还要鼓励从学校出来的学生,或在岗工作的人员,取得相应工人技术等级证书。掌握了操作技能的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比普通工人高,更能在实践中为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成本发挥作用。工人队伍组成结构的多元化,有助于改变“建筑工人就是农民工”的不正确看法,有助于改变年轻人不愿做建筑工人的观念。 

根据发展现实审视工种设置 

根据人社部相关规定,工人等级划分为初级工(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工(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而现实中,建筑行业的工人等级证书,有人社部的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的两个版本。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建筑行业的一些原有工种的作用在弱化,一些工种涉及的职责范围扩大了,同时新工种也不断涌现。 

面对新情况,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专家有必要对建筑行业的工种设置进行专题调研,根据专业需求、从业人数,重新确定业内工种名称、定义、等级。人社部应与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同协调,研究建筑业目前工种的设置和管理,发放统一证书。此外,建筑业应延续普工与技工的划分。现在普工起步收入相对较高,而技工需要有一个学习(做学徒或学生)的过程,从事的又是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其收入应高于普工。“最低工资收入”的规定忽略了按类别和技能等级确定最低工资收入的方法,使企业没少支出用工成本,但没起到鼓励工人提高技术水平的作用。 

要有完善的体系和适宜的方式 

根据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应明确建筑业所需工种序列,回归工人技术等级培养,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完整的建筑工人序列队伍。 
系统化的专业工种培训,等同于技术职称培训,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非简单的取证式培训可比。建筑工人的培训具有自身的行业特点,主要体现为工程项目的流动性和人员的不稳定性。因此,以建筑用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才能实现以培训促职工队伍技术素质的提高,培养造就一支以技师为龙头、高级工为骨干、中级工为主体,思想好、技术精、工种配套的建筑工人队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教育已拓展到各行业的培训教育中,并日趋成熟。网络学习+考前辅导及考试的模式,是较先进的培训方法。 

注重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模式 

提高建筑工人队伍素质,仅仅指望他们取得技术等级证书是不行的。需要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等多方面持续共同努力才能达到。 
要扩大全社会的认知,使全社会树立“好的现代工人也是社会精英”的理念。政府要研究工程建设管理模式,探讨工程项目管理层与施工操作层联合投标的方法,给予操作层队伍平等地位。重视建筑工人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双标准考核,确定其待遇且形成制度。继承“传帮带”传统,使新工人耳濡目染,扎实掌握安全防护和劳动技能。适时组织劳动技能大赛,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此外,还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购买了北京市总工会的购买服务项目,正在倾力打造用于建筑行业的政策法规、公益教育、技能教育、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网络平台,为广大的业内人员提供服务。(中国建设报)